阳春市人民医院:登革热流行季已至,这些防护要点须知道
近期气温攀升、雨水频繁,蚊虫活动愈发猖獗。每年5-11月是登革热的高发季,为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,让我们一起了解登革热防控知识,共同筑牢健康防线!
一、认识登革热:不可小觑的“蚊媒杀手”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(广东俗称“花斑蚊”“黑斑蚊”)叮咬传播。作为全球最严重的病媒传播疾病之一,目前尚无特效疫苗,热带、亚热带地区及我国夏季多雨的南方为高发区域。 二、传播路径:伊蚊是关键“中间人” 登革热的传播遵循“患者/无症状感染者→伊蚊→健康人”的链条:雌性伊蚊叮咬感染者后,病毒在其体内经过8-10天增殖获得传染性,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即可传播病毒。需注意:登革热不会直接人传人,但所有人群普遍易感,曾感染过登革热的人群更易发展为重症。 三、识别信号: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若在流行季突然出现以下症状,请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外出史,避免通过蚊虫传染他人: 典型表现:突发高热(24小时内可达40℃,持续3-7天)、剧烈头痛/眼眶痛/肌肉关节痛、面颈胸部潮红(“三红征”)、四肢躯干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。 重症预警:严重出血(皮下/黏膜/牙龈/鼻腔等出血)、休克、重要脏器损伤,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 四、科学防控:四招阻断“蚊”害链 1、减少高风险暴露 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流行区域;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裤,外露皮肤及衣物喷洒合格驱蚊剂,降低叮咬风险。 2 、彻底清理蚊虫“温床” 开展家庭及公共环境整治:及时清除沟渠、天台、花盆托盘等无用积水;填塞竹节、树洞等易积水容器;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投放灭蚊幼虫缓释剂,从源头降低蚊媒密度。 3 、强化室内防蚊措施 家中安装蚊帐、纱门、纱窗;合理使用蚊香、电子驱蚊器;定期用质量合格的杀虫喷雾剂处理蚊虫聚集区域。 4、做好健康监测预警 密切关注家人(尤其是儿童)健康状况,如出现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等症状,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。 防范登革热,需要你我共同行动!从清理每一处积水、做好每一次防蚊开始,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,共建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