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医院动态>医院动态

致敬医者④|十六载护佑童心——记阳春市人民医院儿科医生谢春山的医者仁心之路

文章来源: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年08月14日 点击数:59 字体:

致 敬 医 者

编者按:为弘扬新一代医务工作者“敬佑生命,救死扶伤,甘于奉献,大爱无疆”的崇高职业精神,同时也为了激励广大医师学习典型、争先创优,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,自2025年7月起,我院特设“致敬医者”专栏,陆续对院内优秀医师的先进事迹进行展播。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平凡岗位上的不凡身影,感受他们背后的温暖与力量,共同见证并传递这份守护健康的责任与担当。


谢春山,阳春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、儿科副主任。作为一名在儿科临床一线坚守十六年的医者,他始终怀揣对儿科事业的赤诚之心,在临床实践中精进不辍,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诊疗经验为患儿健康护航。十六年来,他用专业筑牢健康防线,以温情守护童心成长,成为孩子们生命中温暖的希望之光。


092A6104.JPG


2009年,谢春山从遵义医学院毕业。实习时的一段经历,让他坚定地走向了儿科领域。当时,一名新生儿出生时遭遇重度窒息,生命垂危,整个抢救团队与时间赛跑,最终将孩子从死神手中夺回。“当看到孩子微弱的哭声逐渐响亮,家长泪水里的绝望变成希望,我突然明白,儿科医生不仅是治病救人,更是在为一个个家庭托举未来。”正是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,让他一脚踏入儿科,从此未曾停歇。

2013年的一个深夜,一场紧急救援成为谢春山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。一名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急转直下,当时科室医疗条件有限,他当机立断:“必须立刻转诊!”他报告科室主任后连夜协调省儿童医院,带着急救设备全程护送。几个小时的车程里,他时刻监测患儿生命体征,调整治疗方案。当孩子在省儿童医院康复,回到本院复诊时,家长紧紧握住他的手:“谢医生,您给了我孩子第二次生命!”这句朴实的感谢,让谢春山深刻体会到:儿科医生的每一次果断决策、每一份责任担当,都可能改写一个孩子的生命结局。


十六载从医路,谢春山的日常被无数个忙碌片段填满。清晨8点,他准时出现在病房交接班现场,认真询问患儿夜间状况;查房时,他总会俯身为孩子听诊,边检查边轻声安抚;急诊铃声响起,他便立刻切换至“战斗模式”,冷静处置各类突发状况。门诊日均接诊50-80例患儿是常态,他常因要把患儿病情处置妥帖而耽误了吃饭。“孩子的病情不等人,家长的焦虑等不起。”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

092A6122.JPG


这份忙碌中,藏着谢春山对患儿的极致细心。上个月,一名6岁女孩因反复腹痛一个月、伴发热一周来急诊就诊。常规腹部彩超未见异常,但谢春山在细致体查时,摸到患儿腹部有可疑包块。“不能放过任何疑点!”他耐心向家长解释检查的必要性,在急诊外科医师会诊协助下,最终通过腹部CT确诊为腹部畸胎瘤。孩子在上级医院手术后顺利康复,随访时家长红着眼眶说:“真的感谢谢医生,您的细心让孩子避免了误诊,遇到您是孩子的福气!”这样的认可,正是他日复一日细致诊疗的最好回馈。



在专业领域深耕不辍,是谢春山对自己的基本要求。他深耕儿童常见病、多发病诊疗,将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。在院内学术讲座上,他结合真实病例讲解“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诊疗要点”“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”,清晰的诊断思路和实用的治疗方案让同事们受益匪浅。他积极参与基层医生培训,多次到乡镇卫生院授课。“市里的三级综合医院要托底疑难重症,更要帮基层‘强身健体’,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看好常见病。”这是他对儿科分级诊疗最朴素的实践。凭借这份尽职尽责的态度,他多次被评为院内先进个人。如今,他正钻研儿童慢性咳嗽鉴别诊断,计划开展专题培训,让团队更精准地破解疑难病例。


微信图片_2025-08-12_085518_293.jpg


儿科是“哑科”,挑战无处不在。患儿无法准确描述病情,家长爱子心切易焦虑,这对医生的专业能力和心理承受力都是考验。一次,一名持续高烧的幼儿家长情绪激动,质疑诊疗方案。谢春山一边轻声安抚:“您放心,我们一定全力救治”,一边快速排查病因,最终确诊川崎病,及时用药避免了冠状动脉损伤。“儿科医生不仅要医术硬,心态更要稳,才能在家长焦虑时成为主心骨。”


微信图片_2025-08-12_085527_433.jpg



面对儿科特有的医患沟通难题,谢春山摸索出“3步沟通法”:先共情安抚“我理解您的担心”,再用通俗语言科普病情,最后明确诊疗方案。这套方法让无数焦虑的家长冷静下来,也让他收获了“医者仁心、超有耐心”的口碑。他常说:“儿科医生要会看病,更要会‘说话’,赢得信任才能更好地救治孩子。”



长期高强度工作让谢春山也有过倦怠迷茫,但每当看到患儿康复后绽放的笑脸,听到家长真诚的“谢谢”,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。他学会在忙碌中调节:休息时运动健身、阅读专业书籍,偶尔和家人短途旅行充电。“只有照顾好自己,才能长久守护孩子。”这是他对自己的叮嘱,也是对年轻同行的建议。他常对科室年轻医生说:“要持续学习追上新指南,要学会沟通建信任,要懂得协作集众智,更要记得自我关怀,才能在儿科路上走得远。”


092A6151.JPG


谈及未来,谢春山眼中有光。他期待推动儿科分级诊疗落地,让基层能高效处理常见病,三甲医院聚焦疑难重症,减少家长奔波之苦。个人计划进修儿童心理行为学,填补本院该领域空白,“现在很多孩子有心理行为问题,我们不能只治身体的病。”


092A6143.JPG


从医十六载,谢春山始终践行着特鲁多医生的名言:“有时去治愈,常常去帮助,总是去安慰。”他说:“家长的每一声‘谢谢’,都是我坚持的动力;团队的每一份努力,都在为孩子生命添光。”在儿科这条充满挑战与温暖的路上,谢春山用十六年的坚守证明:医者的仁心,就是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,用专业守护生命,用温情点亮希望,做孩子们生命里最温暖的光。


【打印文章】 【添加收藏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