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敬医者⑥|一名神经内科医生的仁心与担当——记阳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李昌
致 敬 医 者
编者按:为弘扬新一代医务工作者“敬佑生命,救死扶伤,甘于奉献,大爱无疆”的崇高职业精神,同时也为了激励广大医师学习典型、争先创优,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,自2025年7月起,我院特设“致敬医者”专栏,陆续对院内优秀医师的先进事迹进行展播。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平凡岗位上的不凡身影,感受他们背后的温暖与力量,共同见证并传递这份守护健康的责任与担当。 李昌,中共党员,阳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。他深耕神经内科领域十余年,在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道路上步履不停。从初出茅庐的青年医师到技术精湛的神经介入专家,李昌始终以共产党员的赤诚初心践行医者使命,在神经内科领域书写下动人篇章。 初心如磐:以患者之痛立下从医之志 对医学的崇敬,是李昌踏上从医之路的起点。高考时,他毅然将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列为第一志愿,立志成为守护生命的“白衣战士”。实习期间,一位脑梗死患者的遭遇让他与神经内科结下不解之缘:患者因中风偏瘫失语,生活无法自理,脸上的痛苦与无助深深触动了李昌。跟随带教老师救治的过程中,他深刻体会到神经内科疾病的复杂性——从病史采集到神经检查,从精准诊断到方案制定,每一步都关乎患者的生命质量。“要深耕神经内科领域,用专业知识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点亮希望。”这一信念自此在他心中扎根。 2011年入职之初,李昌面临临床新人的普遍挑战: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?如何与存在认知、语言障碍的患者有效沟通?他白天紧跟资深医生参与病例讨论,学习诊断思路;夜晚挑灯夜读专业文献,更新知识体系。为做好医患沟通,他练就能将复杂病情转化为通俗语言的本领,用耐心与同理心赢得患者信任。凭借这份执着,他快速适应了神经内科快节奏、高强度的工作,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。 精医为民:以精湛技术守护患者安康 从事临床工作14来,李昌在脑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,与同事协作救治了很多危急重症患者。2024年6月,一位60余岁患者突发右侧肢体无力、不能言语,被紧急送医。检查显示:患者神志嗜睡、混合性失语、右肢偏瘫,NIHSS评分高达26分,考虑为急性脑梗死合并大动脉闭塞。李昌当机立断,建议采用“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”方案。起初家属对介入手术心存顾虑,仅同意溶栓治疗,症状未改善。他反复与家属沟通,详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,最终获得信任。术中,他精准定位患者左侧颈内动脉C1、C2段夹层及闭塞,成功实施颈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+支架植入术。术后第一天,患者NIHSS评分降至3分;出院时已能自行行走、正常对答,生活完全自理。 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,李昌敏锐关注神经内科领域的前沿进展。他熟练运用高分辨率MRI、功能磁共振等先进影像技术,精准诊断脑部微小病变;借助多导睡眠图为睡眠障碍患者提供诊疗依据。治疗上,他严格把握阿替普酶等新型溶栓药物的时间窗,积极探索神经调控技术,与多学科团队协作开展深部脑刺激等创新治疗。“医学技术不断进步,医生必须紧跟步伐,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优方案。”这是他时常激励自己的话。 砥砺前行:以进修成果开拓技术新局 为突破神经介入技术瓶颈,李昌曾赴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。期间,他系统学习国际前沿介入技术与操作规范,从术前评估到术后随访,每个环节都得到专家悉心指导。通过大量实践,他熟练掌握了脑血管造影、取栓、支架植入等关键技术,操作技能与应变能力实现质的飞跃。 进修归来,李昌全力推动神经介入技术在阳春市人民医院落地。他主动汇报成果、争取支持,从简单病例入手,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开展手术;加强与急诊科、影像科协作,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。面对患者对介入技术的认知不足,他通过科普讲座用“血管堵塞如同水管堵塞”的比喻讲解原理,逐步打消顾虑。如今,他已完成神经介入手术200余台,涵盖急性脑梗死取栓、脑动脉瘤栓塞等复杂领域。 双轮驱动:以科研科普促专科发展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,李昌坚持科研与科普“双轮驱动”。他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,将临床经验转化为学术成果;针对公众对脑血管疾病的认知盲区,撰写科普文章普及预防、急救知识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升公众健康素养。 平衡临床与创作的时间是最大挑战。为此,他常常利用夜晚和休息时间查阅文献、整理数据、撰写稿件。为让科普文章既专业又通俗,他反复打磨语言,用比喻、举例等方式将复杂知识形象化。他说:“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,更要做好健康科普,让更多人远离疾病困扰。” 先锋引领:以党员初心担当医者使命 作为中共党员,李昌始终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。查房时,他多花时间与患者交流,用关怀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;业务上,主动参加学术培训,带动同事共同进步;面对疑难病例,牵头多学科会诊,从不轻言放弃。新冠疫情期间,他主动请缨去需要的地方,用行动诠释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理念。 展望未来,李昌计划在脑血管疾病精准诊断与预防领域持续深耕,通过社区筛查降低发病率,探索康复治疗新方法。他坚信,多学科合作与技术创新将推动神经内科发展,而年轻医生更需夯实基础、培养临床思维,方能不负时代使命。 从医14载,李昌以仁心为灯,照亮患者康复之路;以精术为刃,破解神经疾病难题;以党性为魂,践行医者使命担当。在守护生命的征途上,他步履不停,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、医务工作者的无悔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