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健康教育>健康知识

【健康科普】小儿肠套叠超声科普小知识

文章来源:作者:超声二科 张广健 发布时间:2023年09月28日 点击数:384 字体:

 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,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,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。临床上肠套叠最多见于婴儿期,可能与辅食添加后饮食结构改变有关,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。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,特别在秋季,肠道感染疾病增多,以至于肠套叠的发病率也同时增高。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小儿肠套叠三大典型症状:阵发性哭闹、呕吐、血便。

  阵发性哭闹——腹痛

  由于肠系膜受牵拉和外层肠管发生强烈收缩,患儿突然发生剧烈的阵发性肠绞痛,哭闹不安,屈膝缩腹,面色苍白,出汗、拒食。持续数分钟后腹痛缓解,可安静或入睡,间隙10-20分钟又反复发作。婴儿期患儿表现为阵发性的哭闹,会表达的患儿可表现为阵发性的捂肚下蹲,并表达腹痛。

  呕吐

  呕吐在腹痛后数小时发生,早期为反射性呕吐,肠系膜受牵拉所致,呕吐物为胃内容物,初为乳汁、乳块或食物残渣,后可含胆汁;晚期为梗阻性呕吐,可呕吐粪便样物。

  血便

  为重要症状,约85%病例在发病后6-12小时发生,呈粘液果酱样血便,或做直肠指检时发现血便。

  腹部包块

  在宝宝安静状态下,多数病例在右上腹部触及腊肠样肿块,表面光滑,略有弹性,稍可移动。晚期发生肠坏死或腹膜炎时,腹胀明显,并有腹肌紧张及压痛,不易扪及肿块。

  肠套叠的诊断

  超声为常用检查方法,超声检查方便、安全、重复性好,是肠套叠检查的重要方法,可以通过肠套叠的特征性影像协助临床确定诊断。在肠套叠横断面上显示为“同心圆”或“靶环”征,纵切面上,呈“套筒”征。

 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,小儿肠套叠是4个月至2岁内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,时间就是关键,及时发现很重要,所以请各位家长发现患儿有呕吐、阵发性腹痛、血便等表现时,及时就医,早诊断、早治疗,以免耽误病情。

 

本期科普医生

6403.jpg  张广健,超声医学主治医师,2015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。从事超声诊断工作多年,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经验,擅长腹部、浅表器官及妇、产科常见病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。现受聘为阳江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委员、阳江市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委员。


【打印文章】 【添加收藏】